同學們,上午好。我是助教粒粒。
現(xiàn)在是元旦假期,先祝大家節(jié)日快樂!
雖然正在放假中,但多杰老師仍在堅持寫作。
于是這個周一,【多讀茶詩】來和大家見面了。
這是2018年最后一期專欄。
這首茶詩,竟然有336個字。
篇幅量非常大,你們做好準備了嗎?
畢竟聊武夷茶,離不開茶詩。
會聊些什么?一起來看看咯!
原文
《武夷茶歌》
清.釋超全
建州團茶始丁謂,貢小龍團君謨制。
元豐敕獻密云龍,品比小團更為貴。
元人特設御茶園,山民終歲修貢事。
明興茶貢永革除,玉食豈為遐方累。
相傳老人初獻茶,死為山神享廟祀。
景泰年間茶久荒,喊山歲猶供祭費。
輸官茶購自他山,郭公青螺除其弊。
嗣后巖茶亦漸生,山中借此少為利。
往年薦新苦黃冠,遍采春芽三日內(nèi)。
搜尺深山栗??眨倭罱^民蒙惠。
種茶辛苦甚種田,耘鋤采摘與烘焙。
谷雨屆期處處忙,兩旬晝夜眠餐廢。
道人山客資為糧,春作秋成如望歲。
凡茶之產(chǎn)準地利,溪北地厚溪南次。
平洲淺渚土膏輕,幽谷高崖煙雨膩。
凡茶之候視天時,最喜天晴北風吹。
苦遭陰雨風南來,色香頓減淡無味。
近時制法重清漳,漳芽漳片標名異。
如梅斯馥蘭斯馨,大抵焙時候香氣。
鼎中籠上爐火溫,心閑手敏工夫細。
巖阿宋樹無多叢,雀舌吐紅霜葉醉。
終朝采采不盈掬,漳人好事自珍秘。
積雨山樓苦晝間,一宵茶話留千載。
重烹山茗沃枯腸,雨聲雜沓松濤沸。
正文
武夷茶區(qū)的研究,離不開茶詩。
最早記載武夷產(chǎn)茶的文獻,便是唐代徐夤的《尚書惠蠟面茶》。
只是在唐代,武夷山產(chǎn)的還是綠茶。
但現(xiàn)如今的武夷山,卻是以巖茶聞名天下。
那還要讀茶詩嗎?
當然要讀。
最早記載“巖茶”的文獻,便是清代釋超全的茶詩《武夷茶歌》。
題目不必贅言,咱們便從作者講起。
武夷山.天心永樂禪寺
超全,是一位僧人的法名。
可他的故事,卻要從未出家時講起。
超全和尚俗家姓阮,名旻錫,字疇生,號夢庵,福建同安人。
其父阮伯宗,字一峰,世襲明朝千戶之職。
阮旻錫早年喪父,也沒體會到官二代的特權。
日子清苦,母子二人相依為命。
老母親去世時,阮旻錫身背大石,修蓋墓葬。最終將父母雙親,合葬于廈門。
不光是孝子,阮旻錫也是忠臣。
甲申之變,明清易鼎,改朝換代。
阮旻錫正值弱冠之年。從當時的名士曾櫻,傳習理學,患難與共。
這位曾櫻,是當時南明隆武政權的文淵閣大學士。
說起隆武政權,大家可能有點陌生。
赫赫威名的愛國名將鄭成功,就隸屬于這個政權。
阮旻錫后來身投在鄭氏儲賢館內(nèi),共赴抗清事業(yè)。
清康熙二年(公元1663),鄭氏的海軍被清軍及荷蘭船隊夾擊,棄金門廈門而走。
經(jīng)此一敗,阮旻錫也開始了亡命天涯的日子。
先開始南下北上,四處逃命,最后曾滯留北京前后達二十年之久。
大約是在清康熙三十年(公元1691)之后,阮旻錫又潛回到福建,入武夷山中為僧,法號便是超全。
阮旻錫為何選擇武夷山?
有偶然,也有必然。
所謂偶然,便帶有主觀性。
可能是阮旻錫偶到武夷山,被這里的風景深深吸引。
雖是假設,但也是人之常情。
凡是到過武夷的人,又有誰不是流連忘返呢?
所謂必然,是帶有客觀性。
據(jù)《崇安新志》記載:
“武夷山向為羽流棲息之所,清初閩南釋徒多入山修持,嗣而天心、慧苑、玉華、清源、碧石相繼以興。
天心禪寺有釋徒百余人,可謂盛矣。”
由此可見,自清初以來,武夷山內(nèi)佛教氛圍濃厚。
這種氛圍,三百余年,至今仍存。
天心永樂禪寺,聞名遐邇,自不用提。
其實在如今巖茶的重要產(chǎn)區(qū)慧苑坑內(nèi),也還有一座慧苑古剎,頗為值得一去。
有一次我冒雨入慧苑坑訪茶,行至半路途中,便在寺中避雨。
廟宇不大,古樸殊勝。
多杰老師在慧苑禪寺
佛像壁畫,倒是印象不深了。
還記得在正殿廊下,看見一副對聯(lián):
客來莫嫌茶當酒,
山居偏與竹為鄰。
此句絕妙。相比之下,宋代杜耒的“寒夜客來茶當酒”可都顯得有點矯情了。
阮旻錫是儒生出身,天險奇秀、文化薈萃的武夷山,自然符合其志趣。
不光如此,前來修行的僧人,還多是籍貫閩南。
東躲西藏的阮旻錫,在熟人的介紹下入武夷山為僧。
既可清修,又避塵煩,一舉兩得,順理成章。
請注意,阮旻錫入武夷山的時間大致為清代康熙中期。
此時的武夷巖茶,方興未艾。
這首釋超全《武夷茶歌》,便顯得格外珍貴。
他為后世留下了關于武夷巖茶最早的一段全面記錄。
與其說,這是具有文獻意義的詩歌。
如不說,這是最具詩意的茶學著述。
茶詩的意義,便在于此。
武夷山.天心永樂禪寺
講完了作者離奇的人生,我們回過頭來看正文。
一二兩句,講的是茶史。
假定,唐代的武夷茶算是晨曦微露。
那么,宋代的武夷茶便是朝霞初綻。
今天的武夷山市,舊時稱為崇安縣。
崇安,唐代隸屬于建州,宋代隸屬于建寧府。
詩中提到的建茶,便指的是建州屬地、建溪兩岸所產(chǎn)之茶。
雖然不能說建茶就是武夷茶,但仍可以說武夷山一直處于宋代的核心產(chǎn)茶區(qū)當中。
至于“丁謂”、“君謨”,指的則是茶史上重要的兩個人物。
北宋咸平年間(公元十世紀末),丁謂任福建漕,監(jiān)造貢茶,進獻了
龍鳳團。
北宋慶歷年間(公元十一世紀中葉),蔡君謨?nèi)胃=ㄤ?,又造出了更為珍貴的小龍團。
蔡君謨畫像
由于龍團鳳餅聞名后世,這兩位也便寫入茶史,并稱為“前丁后蔡”。
后來到了北宋元豐年間(公元十一世紀末),貢茶又有了新花樣,做出了比小龍團更為珍貴的密云龍。
建州貢茶,一路精進,直到北宋滅亡。
三四兩句,講的還是歷史。
到了元代,武夷茶不但增加了貢額,而且設立了御茶園。
元代皇家的御茶園,位于四曲的溪南。
根據(jù)記載來看,民國年間的人過去尋幽探古,見到的就已經(jīng)是荒草淹沒的廢墟了。
四曲、五曲、六曲附近,是從前茶園最為集中的地方,也是茶葉品質(zhì)最好的地方。
接筍峰下的茶洞,就是因“產(chǎn)茶甲于天下”而得名。
現(xiàn)而今,產(chǎn)茶核心已從九曲轉移到了三坑兩澗。
站在元代御茶園舊址之上,頗有些斗轉星移物是人非的感慨。
明代雖然廢團改散,但其實貢茶的負擔一點沒有減少。
只不過,是茶葉的形態(tài)變化了而已。
根據(jù)《武夷山志》記載,從元至元十六年(公元1279)直到明嘉靖三十六年(公元1557)的二百七十余年間。
武夷山的茶貢額度一年一年的遞增,直到山人無法負擔。
五六七八四句,講的是轉機。
故老相傳,建州一位老人最早獻出山茶,這才有后來建茶入貢之事。
老人死后,當?shù)匕傩站桶阉┓顬樯缴瘛?/p>
后來每年貢茶之初,便要先由官府祭奠老人,然后才可以開山采茶。
明代景泰年間以后,此山不再產(chǎn)茶,但是對于這位老人的祭祀仍在。
單單祭祀也就罷了,山中竟仍有百余家茶戶有貢茶的責任。
自己家不出產(chǎn),但官府還要求進貢。
詩中的“輸官”,可譯為“向官府繳納”的意思。
萬般無奈,“輸官茶”只能是“購自他山”。
這時候出了一位關鍵人物,便是詩中提到的“郭公青螺”。
郭子章,字相奎,號青螺,明隆慶五年進士,曾任建寧府推官。
據(jù)明代郭孔延《資德大夫兵部尚書郭公青螺年譜》記載:
“至此時,茶戶只剩二十余家,歲出易茶之金卻如故。
郭公憫之,故而以之聞于兩院,民茶稅運使張存義得以罷免,而易茶之百金亦分派建安一縣。
茶戶陳鉅等感其恩德,于是豎碑紀公德政?!?/p>
當時武夷山中的茶戶,哪里有什么話語權?
幸虧郭子章仗義執(zhí)言,這才得以解脫貢茶之苦。
擺脫了貢茶的騷擾,武夷山中的氣氛緩和了很多。
這時的巖茶,便要登場了。
武夷山.天心永樂禪寺
請注意,“嗣后巖茶亦漸生”一句,是武夷巖茶最早的確切記載。
后面四句,講的是辛苦。
黃冠,是道士的別稱,這里其實泛指出家人。
由于武夷山許多茶園都歸庵觀寺院所有,所以僧人道士便也成了制茶的主力軍。
制茶的辛苦,首先便是采摘。
農(nóng)諺講:人誤地一時,地誤人一年。
這是田事的道理,放在茶事上仍然適用。
與許多茶區(qū)不同,武夷山至今秉承著一年一采的習慣。
福鼎白茶比較方便,先采的可做銀針,后來采的再做白牡丹,最后春尾再采,便做些壽眉。
這樣“一春多采”的方式,較少受天氣的影響。
即使趕上天公不作美,但也總有雨后天晴之時。
武夷巖茶不同,一年就采一次。
時間緊,任務重,這便有了“遍采春芽三日內(nèi)”的忙碌。
如今武夷山,景區(qū)面積大致72平方公里。
就以這個數(shù)字來計算,想在短時間內(nèi)做到“搜盡深山粟??铡币彩菢O不容易的事情。
所以我總向武夷山的茶界朋友建議,除去斗茶大賽,不如再搞個采茶大賽。
保質(zhì)保量、多快好省的采下茶青,絕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。
只是如今我們尊重泡茶人,推崇制茶人,就是沒人理會采茶人,這仍是一種缺失。
采下的鮮葉,還要趕緊制作。從萎凋到做青,從殺青到揉捻,最后還要干燥焙火。
一宿忙下來,已經(jīng)是天光大亮。
稍微休息一兩個鐘頭,便又要開始忙著采下一批鮮葉了。
一個作茶季下來,制茶師傅暴瘦二十斤是司空見慣的事情。
一句“兩旬晝夜眠餐廢”,道盡了制茶人的辛苦。
同樣是武夷茶事的珍貴文獻,比起清代王復禮《茶說》及王梓《茶說》這兩部書。
超全的《武夷茶歌》寫的更為鮮活動情。
超全和尚身在武夷多年,耳濡目染茶事繁忙。
個中甘苦,自然參悟透徹。
后面的內(nèi)容,開始討論影響武夷巖茶風味的要素。
先說的是地利。
在超全和尚詩中,巖茶產(chǎn)區(qū)分為兩個:平洲與幽谷。
論質(zhì)量,平洲茶次,幽谷茶上。
到了清代乾隆年間,王梓《茶說》中將“平洲”與“幽谷”的說法進一步規(guī)范,確定為“洲茶”與“巖茶”。
這種劃分的合理性,如今也被科學所證實。
再往后,巖茶,還又分出了正巖和半巖。
正巖,又要分為三坑兩澗。
三坑兩澗,再要排出一個高低上下。
可不同坑澗之間土壤的差別,微乎其微。
這樣微小的差別再反映到茶湯中,真的能讓人品嘗出來嗎?
武夷山.天心永樂禪寺
相比起來,清人的觀點符合科學,今人的觀點卻趨近于迷信了。
這難道不值得今天的茶界反思嗎?
地利之后,再討論天時對于茶湯風味的影響。
超全和尚,不愧是武夷山中的僧人。
對于做茶時的風向,都掌握的十分到位。
北風之中,帶來了干燥的空氣。
不管是采茶還是制茶,都以北風天最為理想。
若是“陰雨風南來”,那縱容是大羅金仙,做出的茶來也難免“色香頓減淡無味”。
天時、地利都講完了,就要講講人和了。
茶事當中的人和,就是指工藝。
“清漳”,是漳州的別稱。
當時武夷山流行的制茶之法,正是傳自閩南一帶。
比起綠茶,烏龍茶在香氣上更為迷人。
而烏龍茶香氣的形成,一部分來自于做青,一部分來自于焙火。
若是想獲得“如梅斯馥蘭斯馨”的香氣,自然要“心閑手敏工夫細”。
武夷山.天心永樂禪寺
做茶的師傅,一般文化程度略低,常自嘲為“粗人”。
可據(jù)我這些年接觸下來,事實絕非如此。
但凡能做出一份好茶的師傅,無一例外都是粗中有細。
馬大哈,可不適合從事制茶工作。
最后四句詩,寫的是珍貴。
巖阿,指的是山中曲折之處。
東安王粲《七哀詩》中,便有“山崗有馀映,巖阿贈重陰”的詩句。
宋樹,指的是武夷名叢。
郭柏蒼《閩茶錄異》中記載:
“為鐵羅漢、墜柳條、皆宋樹,又僅止一株,年產(chǎn)少許?!?/p>
是不是真的為宋代栽植的古樹?這我不敢說。
但“宋樹”理解為質(zhì)優(yōu)年久的老樹,卻是不過分的。
茶樹“無多叢”,產(chǎn)能自然不高。
天心永樂禪寺
舊時的武夷山,大量是菜茶,少量是水仙,名叢則極為罕見。
《武夷山的茶與風光》一書,出版于民國三十二年(公元1943)。其中記載名叢產(chǎn)量時寫道:
“除了水仙產(chǎn)量較多外,其余各品種的數(shù)量,總計不過占全山百分之二、三。
而梅占、雪梨、黃龍三者產(chǎn)量尤為稀少,近年不過年產(chǎn)一、二斤而已?!?/p>
詩中“不盈掬”一詞,是不夠一捧的意思。
這自然是夸張,但也非毫無依據(jù)。
大力發(fā)展武夷名叢,是上世紀八十年代以后的事情了。
超全和尚的時代,名叢極為少見。
整首茶詩,便似是一部武夷茶事紀錄片。
從歷史重現(xiàn),到今日風采。再從采茶場面,到制茶工序。
終了,鏡頭轉回了茶事。
聽了這么多,看了這么多,“重烹山茗”自然又別有一番滋味了。
飲茶,總不只是味覺的享受。
飲茶,更兼顧著文化的浸潤。
行文至此,我也要去喝一杯茶了。
編輯:粒粒
校對:齊航
設計:靜平
楊多杰,“多聊茶”創(chuàng)始人,歷史文獻學碩士,主要研究方向為中國歷代茶學文獻及茶文化教學?!爸腥A茶人聯(lián)誼會”特約茶文化講師,多家電視及廣播節(jié)目撰稿人、顧問及常駐嘉賓
出版作品:《北京秘境》、《北京秘境2》、《北京深處-地鐵沿線的75個塵封秘境》、《茶經(jīng)新解》
曾在《世界博覽》、《時尚旅游》、《精品購物指南》、《中國國家旅游》、《中華遺產(chǎn)》、《旅行家》、《社區(qū)》、《Timeout》等雜志撰寫歷史文化類專欄文章
微信公號:多聊茶
新浪微博:@楊多杰 @多聊茶
人 人 講:【楊多杰的多聊茶】直播間
廣播電臺:北京文藝臺FM87.6 《吃喝玩樂大搜索》周二嘉賓
本公眾號所有文字、音頻、視頻及聲明過的圖片著作權均歸作者所有
除已簽約的機構和平臺外,不接受其他任何形式的轉載、改編、引用
文中部分圖片來源自網(wǎng)絡